您好,欢迎进入厦门雄霸电子商务有限公司!

全国咨询热线

18059884797

中国船舶七二五所:探寻“船海用钢极端环境抗断性评价方法”

发布时间:2023-07-19 10:39浏览次数:

发展海洋经济,建设海洋强国,中国船舶集团七二五所检测中心坚决贯彻“三赢”理念,聚焦海洋高端装备、海洋新能源装备对极端环境、高强度、大尺寸材料的应用需求,潜心研究,开发出了“船海用钢极端环境抗断性评价方法”,为装备的服役可靠性起到非常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。

1 事前算“赢”,顶层策划建立评价方法

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,大型、超大型装备层出不穷,钢板厚度已经突破了300mm,而受到冶炼工艺、焊接工艺的影响,不同低温温度下的钢板母材、焊缝、热影响区、熔合线等位置呈现的抗断能力各不相同,需要分别从裂纹扩展路径有效性、载荷-位移曲线特征、试样断口形貌、CTOD特征值确定等多项参数进行综合评价。

725所.jpg

团队成员在摸索材料在低温环境下的试验方法

作为中国船级社授权的“船舶材料验证试验中心”,七二五所检测中心成立技术攻关团队,做好技术的顶层策划,消化吸收国外相关资料,模拟船海工程服役工况,于2021年初开始,历经2年多的时间,自主开发了300T准静态加载设备,并结合极端服役环境的温度要求(低温范围0℃~-196℃, LNG液化天然气船载容器用钢要求特殊温度点-165℃),设计出大尺寸环境装置,突破了特殊低温环境下介质配比的技术瓶颈,并通过反复试验摸索,建立了船海用钢极端环境抗断性评价方法,为船海装备的安全运行提供了考核依据。

2 事中控“赢”,精益管理确保结果精准

该评价技术的难点在于,试样尺寸大,钢板焊接接头及热影响区金相组织准确定位难度大,实现精准试样加工困难,预制合格疲劳裂纹长度技术难度高,裂纹平直度误差超过5%,就有可能导致试验结果无效。

为此,检测中心以精益管理为抓手,梳理试验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难点,先后导入八大精益制造模块,优化试样加工和试验流程的设备布局,开发系列试验工装,并申请专利十余项。通过实验室管理系统,对影响试验结果的各种因素进行精准分析,加强试验过程的管控,确保了试验结果的精准。

3 事后真“赢”,评价方法获得推广应用

该评价方法的应用,为船海工程装备的服役安全提供了数据支撑,也引起了国内各大钢厂、船舶及海工平台建造企业、海上风电机组及其产品供货商等的高度关注。

目前,已在国内70%以上的船海装备建造领域得到了推广,包括在建的全国单桩基础结构尺寸最大海上风电项目——华能苍南海上风电2号风电项目等,相关性能指标为评估装备的服役可靠性提供了依据。在此基础上,七二五所不断扩大技术线的覆盖半径,指导相关企业的技术部门改进大尺寸钢板冶炼工艺、焊接工艺和热处理工艺,增加材料的抗断裂性能,全力打造船海工程领域市场价值链,为建设高质量装备,延长装备安全服役周期提供技术评判依据,实现了“真赢”。

责任编辑:TYN

18059884797